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媒体衡师

【湘微教育】看看你的学校有没有?| 雷锋家乡学雷锋
编辑:贺旖旎    来源:湘微教育 
加入时间:[2025-03-05]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3-05 16:13

永恒的雷锋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具体行动则是与时俱进的。

在湖南,在全国,甚至在海外,学习雷锋,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研究雷锋现象与雷锋精神,已成为人们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学雷锋的基础是还原真实的雷锋

长沙市雷锋学校:“学雷锋,做传人”

这是一处有着典型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始建于清朝末年,1951年开始办学。这就是荷叶坝完全小学旧址。

1955年2月至1956年7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高小时光。

1962年,雷锋牺牲后不久,荷叶坝完全小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展室。这里保存着当年雷锋系过的红领巾、用过的少先队队旗、打过的小鼓、吹过的小号等珍贵物品。为更好地纪念这位英雄,1967年,荷叶坝完全小学更名为长沙市雷锋学校。

多年来,雷锋学校提倡“学雷锋,做传人”办学宗旨,通过浸润式教育,将雷锋精神化为学生的精神底色。

颜玉睿,雷锋学校2018届毕业生。大学期间,她致力于雷锋事迹和精神的传播;大学毕业后,她应征参加西部志愿者计划,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51团的团委副书记,扎根在西部边陲,将雷锋精神的种子广播在祖国大地上。2024年上半年,她参加团中央组织的团委书记培训会,在会上宣讲了雷锋精神。

2024年11月,长沙市雷锋学校的“红石榴·雷锋课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开辟了第二课堂,雷锋精神在西北边陲蔚然成风,引领学生成长。这个第二课堂,复制了长沙市雷锋学校创建的党员义务辅导站模式。

雷锋学校所在的荷花塘社区处于长沙的城乡接合部,社区里有不少留守儿童,雷锋学校郭兵老师无偿提供一套位于社区内的房子作为教室,和40余位党员教师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将义务辅导站开办起来,一办就是10个年头。

走在英雄母校长沙市雷锋学校的校园里,每一处、每一景都充满着“雷锋”的味道,学雷锋展室、雷锋教室、雷锋之歌文化墙、雷锋雕塑园、雷锋日记石刻、伟人题词广场……雷锋离开我们60多年了,母校的师生深深怀念这位把生命永远定格在青春,笑容永远定型在灿烂时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校友。

湖南湘江新区雷锋小学教育集团: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融合教育焕新机

在湖南湘江新区,有这样一所普通而又特殊的小学。

这所小学就是全国第一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小学:雷锋小学,现为湖南湘江新区雷锋小学教育集团。

“与其说我们一年365天,天天在学雷锋,不如说我们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一天天在还原七八十年前的真实的雷锋,全体师生一直在向雷锋靠近,向雷锋精神的本质学习。”雷锋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书记刘丰华说。

1968年,党和政府在雷锋同志故居附近新建了雷锋小学。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小学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积累了丰厚的成果。近年来,雷锋小学在融合教育上的故事折射着特别的魅力。

2022年春天,雷锋小学开设了第一个特教班,特教班的孩子既在特教班上课,又在普通班随班就读,班上都为他们安排有助学小伙伴,随时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

以雷锋精神办好融合教学,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阳光向上、健康成长。刘丰华说到这一点,眼里充满了新的期待。

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来!“雷小锋”带你云参观

“一起来学习雷锋精神!”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向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发出春天的邀请。为了让省内外更多儿童了解雷锋、学习雷锋,长沙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实地探访雷锋纪念馆和故居,亲身讲述雷锋故事,并拍摄视频《来!“雷小锋”带你云参观》,在雷锋故乡与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共上一堂线上思政课,这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雷锋精神大接力,将雷锋精神点滴融入品德启蒙教育,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湖南理工学院:把德育课堂搬到社会服务一线

近年来,湖南理工学院与岳阳市红十字会、市政府献血办协商,成立岳阳市高校首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中队。

“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之间的配型成功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一。祝贺你成为全国首例向越南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24年12月13日,湖南理工学院副校长徐振祥为该校“00后”小伙凌杰(化名)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湖南理工学院近年来在献血献髓方面亮点频出,中华骨髓库全国联网后配型成功第一人、中华骨髓库跨国捐赠第一人都出自该校。截至2024年底,共有42名在校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方阵。

“过去一听打针抽血就会害怕。看过勇敢的学长学姐们的行动后,我再献血,心中反而有一种真正长大、为社会做贡献的自豪感。”大一新生何情这样说。

衡阳师范学院:传好“雷锋家电工作室”的接力棒

2024年11月23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雷锋里”文化广场正举办一场特殊的接力仪式。当衡阳师范学院原副校长张登玉教授将负责“雷锋家电工作室”的接力棒交到第42代负责人梁媛同学手中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在衡阳市雨花亭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已退休的张登玉回忆,1982年,学校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当时正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读大二的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物电系党员维修小组,他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发地为学校师生和周边居民免费维修家电,这个小组就是雷锋家电工作室的前身。

2021年,雷锋家电工作室成员来到衡南县近尾洲的一个村开展维修活动。几十名队员维修了3天,当地的老百姓像赶集一样涌来,需要修理的家用电器有数百件之多。有一位老伯伯用扁担挑了一个老款的电视机,走了几公里路赶来。由于村民的家电多是积存已久的老旧物件,修理难度大,工作室没有配套的元器件,在村内无法完成修理。经师生们商议决定,几名青年教师开来汽车,将剩余的100多件家电全部拖到学校,花了数天时间全部修好后,再驱车送到村民手里。

这些年,雷锋家电工作室累计培养在册青年志愿者2.5万余名,团队服务时长超过50万个小时,免费为群众维修各类电器10万余件。大家把雷锋精神当做“传家宝”,这一坚持便是42年。

雷锋精神没有国籍,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那笔记本外观十分普通,语言青涩又朴实。我记得他写的是自己有关阅读的感受,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泰国留学生徐瑞萍参观湖南雷锋纪念馆看到一页页雷锋日记后,深有感触地表示,自己对汉语充满好奇,有着不一样的情感,雷锋的思想更是深深影响着她。徐瑞萍加入“悦读中国·国际学生读书会”后,常常把雷锋的日记与自己的言行对比着读,类比着学。她希望回国后在大学担任汉语教师,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国。

来自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的阿富汗留学生萨利,在中国学习生活4年有余,多次主动投身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成为有口皆碑的“洋雷锋”。“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能让我感到充实快乐。”谈及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萨利很谦虚,“雷锋是中国的‘全民偶像’,但雷锋精神没有国籍。”他表示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雷锋,知晓这位中国人的精神偶像。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在与青年学子代表座谈时指出:“雷锋,一个平凡的名字,却孕育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大中小学教育中提倡学习雷锋,可以理解为不断地寻找、模仿和学习雷锋,做雷锋式的好学生,做雷锋精神的优秀传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数智科技时代,学雷锋更先锋更多元

长沙理工大学:雷锋精神“薪火湘承”,活学活用数字艺术

樊明焱,长沙理工大学“薪火湘承”团队负责人。他一边展示“雷锋七问”的可视化数字作品,一边向我们介绍。此项目一举夺得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国赛特等奖。

长沙理工大学“薪火湘承”团队活学活用数字艺术,以融入青年圈层的表达方式具象化雷锋精神,为其提供了新时代创新传播路径。

湖南农业大学: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把科研成果和专业实践写在湖湘大地上

从城市到乡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团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经济问诊把脉,为地方产业发展支招。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团调研黄精灌溉情况。

龙牙百合是怀化的重要中药材产业,但在种质资源繁育、初加工技术等方面还有待改进。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团成员们建议企业转换思维,加强与学术界的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共同推动百合加工产业的发展。

在怀化市中方县武陵艾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杨华表示,艾草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要深挖其经济价值,助力其成为提高当地农村集体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中方县副县长刘文洋表示,湖南农业大学与怀化中方县同频共振,加强对艾草产业的科学研究,为艾草生产建立标准体系,助推艾草走向国际。

“太感谢你们了!刚经历的一轮强降雨让我们这里主城区及沿河城镇都受淹,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农业大学博士团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2024年7月8日至10日,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韵工翼”博士团深入湖南省新晃县,为当地灾后重建、防洪抗旱、农作物水利灌溉等提供技术指导。

湘潭理工学院:“雷锋班”AI赋能公益实践

2019年11月18日,湘潭理工学院雷锋班正式成立。自成立起,该班就将传承、弘扬、践行雷锋精神作为不懈追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CFAP(品格养成、基础能力、行动效力、专业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AI时代浪潮中,雷锋班队员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更好地赋能公益实践。队员张文亮针对导盲犬培养周期长、盲人的拐杖功能不足等问题,运用现代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制作了一款多功能的智能拐杖,帮助盲人更好地生活,提高盲人的幸福感。班长陈文杰利用专业优势,创办湘潭市友游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为学生群体提供优惠、个性化且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湘潭理工学院雷锋班执行学校升旗任务。

“雷锋所处的时代,没有热搜,没有数字技术和AI,也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科学技术。新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与湖湘特色思政教育体系紧密结合,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领域和课题。”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湖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许抗这样阐述。

雷锋精神进教材,学习研究跃上新高度

长沙市望城区:将雷锋精神融入学科教学,构建“雷小锋”育人体系

“我是雷小锋。”

在长沙市望城区,青少年有个共同的身份——雷小锋。

作为雷锋的家乡,雷锋精神的发源地,长沙市望城区创新雷锋精神传承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先锋。2022年以来,望城区倡议以“雷小锋”作为全区青少年学生的共有名片,推动实施“亮号行动”“活动课程”“青锋计划”“争章工程”“养成教育”五大行动,实现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有机统一,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雷小锋”是谁?“雷小锋”就是成长中的小“雷锋”,是对雷锋精神的致敬,也是对全区青少年的期望。望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张红元介绍,“雷小锋”德育品牌是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其核心理念为“向阳(忠诚于党、坚定信念)”“向上(奉献祖国、敬业进取)”“向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这些理念既体现了雷锋精神的精髓,又符合新时代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要求。

全区11万中小学生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雷小锋”编号,每一届新生都会延续“雷小锋”编号,编号将作为望城学子的个人名片伴随他们终身。

望城区教育局局长戴金利说,在车轮下勇救幼童的“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被授予“雷小锋”000001号。

学生个人的“雷小锋”编号展示在窗口、介绍在嘴边,贯穿各项活动的全过程。

更重要的是,望城区决定解决学雷锋活动面临的内涵浅表化、活动突击化、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将活动与课程紧密结合,以此构建“雷小锋”育人体系。

望城区将雷锋精神融入学科教学,把“雷小锋”活动落实为四大课程,为学生搭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平台,实现学雷锋活动课程化。超级运动会,分为常规与竞技类、传统与现代类、生存与生活类、拓展与趣味类等四大类,设置40个大项400多个小项的超常规赛事,焕发“雷小锋”生命活力。超燃文艺节,开展万人续写(雷锋日记)、千人齐颂(雷锋诗文)、百曲争鸣(雷锋乐曲)系列活动,培育“雷小锋”人文素养。超炫科创展,涵盖五彩科普课、七巧科创赛、九变科技秀三大活动板块,锻造“雷小锋”科学素养。超能阅读季,搭建人人都是小读者、班班都建图书角、校校都进大作家、家家都设阅读日等平台,提升“雷小锋”持续学习力。

2024年4月,长沙市望城区第二届“雷小锋”超能阅读季启动。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雷锋要做好事,学雷锋也要把事做好。”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慧玲对我们说。

“把事做好”,这个要求恰好与2015年中宣部倡议的“立足岗位学雷锋”精神高度吻合。

依托地处雷锋故乡雷锋镇的地域文化优势,2013年起,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长沙职院”)就开始研究“雷锋职业精神”。当年3月,罗慧玲研究团队在职教界率先提出了“培养雷锋式职业人”的教育理念,在理论界提出了“雷锋职业精神”“雷锋式职业人”“岗位学雷锋”“雷锋号创评标准”等概念。此后,罗慧玲带领团队,在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实践活动、育人平台、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探索,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团队提炼出雷锋式职业人的八大核心品质,即爱国、负责、高效、敬业、创新、诚信、友善、奉献。其中,“爱国”“负责”属于动力品质,“高效”“敬业”“创新”属于行动品质,“诚信”“友善”“奉献”属于协作品质,这三种类型八种品质组成了雷锋式职业人的职业品质内容体系。

就是他!在军训中踢正步的视频火上热搜:一套标准的踢正步姿势惊艳全场,动作标准,英姿飒爽。有网友感叹:“一个人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他就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邬振中。2020年5月,邬振中报名入伍。役前集训时,身高1.85米的他就被仪仗队一眼看中。此后,邬振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仪大队的一员,参与庆祝建党100周年升国旗任务,共参加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200余场……

退役复学后,邬振中成为学校的国旗护卫队教官,成长为大家心目中的新雷锋代言人。谈及此次视频“出圈”,他说:“示范动作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仪仗队一代代积累的光芒和荣誉。我将继续发扬仪仗大队的优良传统——严、细、勤、恒、实,讲好青春绿色故事,走好正步人生路。”

“雷锋是谁?”“雷锋已经不仅是雷锋本人了,他还是千千万万的中国的优秀儿女,所有的好人都是雷锋,所有的爱党报国、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都是雷锋。”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具有雷锋气质的财经新人”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自2021年开始推行书院制改革,在雷锋的出生地、成长地——湖南湘江新区雷锋街道设立雷锋校区,并成立雷锋学院。学校不仅创立全国第一家以“雷锋”命名的二级学院,还牵头成立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高等学校分会,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具有雷锋气质的财经新人”的育人定位。雷锋学院自成立以来就明确“书院制”建设方向,已集中培养教育本科一年级新生1.6万余名,取得可喜的育人成效。

在雷锋学院授课的教师,依据各自所任教的课程,深入挖掘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等雷锋精神元素,将雷锋精神学习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

学校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目标,进一步明确书院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专业大类为载体、以课外培养为主渠道,学院采用以专业教育为重点、以学科为载体、以课内培养为主渠道的职责分工方式,促进“书院教学”与“学院教学”相结合。通过不断完善“书院+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进一步解决由跨校区办学带来的人文精神隔阔、级际学生隔离、教学资源隔断等问题,构建雷锋书院与学校其他各二级学院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双向奔赴、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格局。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宣讲队在雷锋书院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室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宣讲活动。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在雷锋家乡的校园里代代传承;要把握时代内涵,推出一批具有湖湘特色、湖湘气派的雷锋精神创新研究成果,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要大力选树教育系统学雷锋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学生争当传承雷锋精神的时代新人;要把学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纳入学校德育、文明创建、研学实践、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中,形成长效机制,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传承雷锋精神成为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

雷锋,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升华。

雷锋是永恒的。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引领我们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xRjt3fjgpsgvZDOqrvy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