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的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党支部革命历史陈列室前坪,成为该院师生的热门“打卡”地。
笔者来到这里,看到四周陈列着80幅抗日战争主题的红色剪纸作品,扫描每幅作品右上角的二维码,可浏览相关文字解说。
学院领导告诉笔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此次红色剪纸展是由该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王嘉鑫发起,联合专业相通、兴趣相投的学生,共同策划组织的纪念活动。
据了解,来自抗日根据地山西省阳泉市的王嘉鑫,从小就常听爷爷奶奶讲抗战故事,并在外婆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剪纸爱好者。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便萌生了用80幅剪纸作品纪念抗战胜利的想法。
为了重现震撼人心的抗战历史,王嘉鑫确定了制作大幅剪纸的方案。“用80幅剪纸作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光靠我一个人很难完成且意义有限。”王嘉鑫将想法告诉剪纸社团里的几位同学后,得到大家一致支持。他们决定面向全校招募参与者。活动还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由校方承担物料和装裱费用。
不到一周时间,来自学校各专业的250多名学生踊跃报名。最终,剪纸社团筛选出26名对剪纸有兴趣且有一定美术功底的本科生,加上剪纸社团的6名研究生,30多人的团队组建完毕。
经过为期1个月的培训,王嘉鑫将30余人团队分为2组——作品主题组负责查阅史实,遴选确定剪纸创作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剪纸实操组负责根据主题完成剪纸作品。
“我们对每张历史照片都反复进行审核,还找到学校的党史老师帮忙把关,审定后再根据照片画稿、打印、刻画、修改。”王嘉鑫告诉笔者,一开始他们的进展很慢,近一周时间才能拿出一张画稿。经过细化分工,大家互帮互助,进度才得以加快。
80幅作品中,有不少反映的是当年日军犯下的大屠杀罪行。王嘉鑫记得,几个同学在画南京大屠杀和潘家峪惨案的底稿时,眼眶一直红红的。
“刻画人物轮廓时,刀刃要倾斜45度,慢慢推,在眼神细节上,要像绣花一样屏住呼吸……”在一幅以黄克诚大将年轻时期的照片为原型制作的剪纸作品前,王嘉鑫介绍说,“以前只听说过黄克诚大将的名字,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知道他是我们优秀的校友、前辈。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大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经过近6个月的奋战,完成80幅剪纸作品后,王嘉鑫和团队成员决定,为每件作品撰写解说词,并制成二维码,让观众扫码就能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为此,他和团队成员一起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确保史实准确、故事感人。
参与的过程,让年轻的大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了那段救亡图存的历史。“我们以前了解抗战历史大多是通过课本,现在为了核实一场战役或者一个人物,需要查阅许多史料。用手中的纸、剪刀和刻刀展现抗战的场景和人物,对每一个细节用心刻画,让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浴血牺牲有了如同‘在场’的感受。”该校学生廖珂弘说。
前不久,80幅剪纸作品在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如期同师生见面。学院领导告诉笔者,选择在此地进行首展,缘于这里是湘南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湖南三师党支部的成立地。
在剪纸展览现场,带着孩子来参观的老师吴越说:“这些历史时刻通过剪纸艺术呈现,凝结着参与学生的心血,承载着这代青年对历史的铭记、对精神的传承,令人很受触动。”
“我们希望通过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让大家重温那段历史,铭记我们的民族曾经受过的苦难和先辈们所做出的牺牲奉献,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奋斗。”王嘉鑫介绍,首展之后,他们将组织红色剪纸展到当地中小学校和社区进行巡展,让更多人通过非遗技艺触摸红色历史。整个展览结束后,王嘉鑫和团队成员计划将这些作品捐赠给相应历史事件发生地的抗战纪念馆。
新闻链接:https://jf-h5.81.cn/newspaper/964866?_t=1760483280000%3F_t%3D17605874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