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媒体衡师

【新湖南】青春合伙人·学长创客厅(53)丨莫荔湘:以研学筑 “无围墙教室”,守教育初心护孩子成长
文字:肖惠君 杨汝婷    一审:贺旖旎    来源:新湖南 
加入时间:[2025-11-01]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11-01 17:25:14

【创客简介】

莫荔湘,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曾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湖南省创新大赛等赛事,获得校级以上荣誉8项。衡阳市童伴研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怀揣着“将世界变成一间没有围墙的教室”的理想,她毅然踏上创业之路。她的项目深度融合旅行场景与教育内容,旨在用专业的课程设计和真诚的引导,为孩子们提供充满探究性的成长体验。

【学长“创课”】

“把世界当成教室,但永远保持对‘老师’的敬畏。”莫荔湘说出这句话时,眼神里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坚定。这是莫荔湘的人生信条,激励着她在创业路上行稳致远。

一场对“疲惫旅游”的反思

创业的想法,迸发于一次亲身体验时的洞察。“我曾亲自带过一个旅游团,亲眼看到行业是如何陷入价格战。”莫荔湘回忆。她看到“价格战”的打响,导致旅游团接待能力骤降,游客们收获的只有疲惫。而近年火热的研学市场,也几乎重蹈覆辙,变成了“打卡式旅游”,这与她想象中的研学相去甚远。

“真正的研学应该是充满探究性的。”莫荔湘敏锐地察觉到,国内家长的教育诉求正从分数转向综合素质,国家政策也鼓励教育创新。研学,恰好站在了旅游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的交汇点上。凭借旅游管理的专业能力与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她决定闯出一条新路,为孩子们守护一方真正能够探索和成长的天地。

将这一想法落地不久,莫荔湘陷入就陷入思维僵局,项目始终没有有效推进。“在创业初期,我的思维难免局限于如何做好一个课程、搞定一个客户。是陈老师第一次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格局。”莫荔湘回忆道。创业导师陈亮伟用自身教育经历帮助她走出困境,让她深刻认识到,教育创业者内心不仅要有创新的激情,更要怀有对教育的敬畏和对社会的担当。

莫荔湘团队与指导老师合照

用“深度”与“真诚”赢得信任

初创之路,挑战重重。市场上机构繁多,作为“才露尖角”的学生团队,取得学校和家长的信任是第一道难关。

“你们和别的机构有什么不同?”“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吗?”面对质疑,莫荔湘的团队没有气馁。莫荔湘选择用行动证明,精心策划了几场小型的公益研学体验活动,并将过程制成视频在各大平台传播。“当家长们亲眼看到我们的导师如何引导孩子思考,看到孩子们活动结束后兴奋地分享收获时,信任的种子才开始萌芽。”她动情地说,

与传统机构追求“大而全”不同,莫荔湘将优势锚定在“做得最深、最细、最真诚”,坚持“研”与“学”的核心。团队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并利用自主研发的小程序,实现课程预习、行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她们的课程不止于打卡,而是真正“走下去”。导师更像是“引导师”,通过提问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孩子完成一个具体的成果,如一份调研报告、一个手工模型或一场辩论赛。这让孩子的成长清晰可见,也让家长感受到满满的价值。

莫荔湘策划参与公益研学体验活动

莫荔湘和团队成员撰写研学活动策划案

从专才到通才,构建理想中的教育生态

创业,对莫荔湘而言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重塑”。她从只精通自己领域的专业人士,被迫成长为需要懂财务、法律、管理和营销的通才。而最大的改变,在于对价值理解的升华。“现在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客户的认可和孩子的改变。”莫荔湘自豪地说着。一份家长的良好反馈,一个内向孩子的勇敢发言,对她来说带来的价值感是任何物质回报都无法比拟的。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这份源于导师的教诲,也内化成了她的人生信条:把世界当成教室,但永远保持对“老师”的敬畏。前者激励她不断开拓新的研学场景,后者则时刻提醒她,必须对知识、文化和教育规律抱有敬畏之心,沉下心来做好每一次课程研发。

对于未来,她的展望清晰而坚定。“初步想把产品IP化,接着构建教育生态。”莫荔湘说。团队将围绕“华夏文明探源”“未来科学家”等核心主题,开发系列化、梯度化的课程,打造有影响力的自有研学IP。

目前,团队已设计出“从零开始的衡阳小导游”培养计划。该课程以“衡阳文化”为经,“双语口才”为纬,通过项目式学习,将学生从被动的“文化聆听者”锻造为自信的“文化传播者”。此课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启动试运营。同时,团队志向不止于做执行公司,更争取联动学校、专家、文化机构,共同发起长期教育研究项目,成为教育创新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的未来不是追求成为最大的那一家,而是成为最受信赖、最能创造教育价值的那一家。”她如是说。

在高速而紧张的创业节奏中,莫荔湘喜欢戴着耳机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散步。这个过程让她不断观察校园里充满生命力的学生,回归初心:“我们为之服务的,正是这样蓬勃的生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丰富他们的体验,拓宽他们的世界。”

【寄语学弟学妹】

最好的成长,发生在舒适区外。愿你有背上行囊的勇气,也有沉淀思考的耐心。

新闻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11/3080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