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综合新闻

编者按: 凝心聚力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近年来,学校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答好“教育强省,衡师何为”的时代答卷。全校上下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学院、各部门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筑梦管理新高度:教务处六维并进,谱写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陈灿灿    责编:曾朝阳    审核:冯伟    
加入时间:[2024-08-13]   阅读次数:[]

近年来,教务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质量保障工程,高规格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固根本”“把关键”“抓重点”“补短板”“改做法”“强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谱写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固根本——持续改进日常教学管理

(一)建章立制,积极落实上位文件精神。全面贯彻“五育并举”方针,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新时代体育工作实施方案》《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美育和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体育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制度“废改立”工作,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聚焦“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这一主题,革新标准、构建规范,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保障。近3年修制定《衡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教师教学竞赛管理办法》《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30余项制度。

(二)立足常态,严抓日常教学管理。完善常规教学检查体系,形成严格教学管理新常态;开展课程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室安全等专项检查;实施通报制度,通过《教学工作通报》《教学督导通报》等方式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适时通报,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建议和要求;修订《衡阳师范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将教学事故分为四级四类,实现事故主体全覆盖,为规范教学行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三)强化过程,构建立体式监控体系。完善各类教学质量标准,坚持以标准为依据、以监控为主线,构建由校领导、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等多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取推门听课、线上巡课等多种途径及时掌握教学运行情况,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运行有效,成效显著。

二、把关键——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学生中心,教师的教学投入多了。以“课堂革命月”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新思想的大讨论;发挥省级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常态性地开展创新性课堂教学示范活动,倡导课堂教学新模式;引进雨课堂和超星平台,信息化赋能教师课堂教学改革;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教学新理念培训,以点带面,助力全校教师教学理念提升;对校级督导进行培训,改革督导要点,提升督导能力,让更多的教师接受并践行学生中心理念。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效果明显,课堂活力足了,抬头率高了,教师的教学投入多了。


(二)产出导向,学生的学习深度深了。紧密对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对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养需求,做实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报告,科学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教研室为主体,全员参与修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精心确定课程目标,科学重构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评学,实现评学和评教并重。通过上述举措,老师们的产出理念提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更趋清晰,学习效果好了,学生的获得感多了。

(三)持续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升了。突破惯性思维,以“精益求精,不断超越”的态度对待教学管理工作;制定《衡阳师范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办法》,构建了由各部门自我评估和改进的小循环和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牵头负责的评价和改进大循环构成的“双循环”教学质量保障闭环系统;抓实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三个达成评价,抓实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的落实。通过上述举措,持续改进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不断优化,工作效率持续增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抓重点——凸显教学管理核心价值

(一)优课程,夯实人才培养核心。出台《衡阳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评估标准》,构建一流本科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按成果导向原则对一流课程实行“滚动式”资助;依据产出导向原则修订全校49个专业3000余门课程教学大纲;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推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学校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66门。

(二)强专业,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制定《衡阳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评建结合、分类建设、重点扶持、持续推进”的专业建设原则。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切实推进师范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师范专业服务基础教育能力。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6个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以新文科、新工科理念为指导,制定《衡阳师范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考核指标体系》,提升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3项国家“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三)铸成果,强化教育教学研究。以打造凝练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奖为目标,采用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理念实施有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与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结合,组建团队、凝练方向、汇聚力量;改革卓越教师计划资助方式,新增理论型研究项目,瞄准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研究。近三年立项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86项,在近两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省级成果奖2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批湖南省教师教育研究基地。

四、补短板——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抓考核,激活学生学习动力

修订《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管理办法》,强化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成绩的最高占比提升至50%。突出能力考核,通过题型变化等实现由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推进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依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差异选择小论文、方案设计、调研报告、作品汇报等多种考核方式。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出台《衡阳师范学院教育实践考核实施意见》,对照课程目标,采用合适的考核方式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改变实践教学环节考核不科学、给分随意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考核系列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改善,学生“忙起来”了。

(二)转评价,引导教师增加教学投入

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督导评课指标体系,推动教师教学评价由评教向评学转变,引导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优化教学管理系统,新增即时评教功能,学生随时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量化打分评价和质性评价,有效促进教师不断用心改进教学;做实课程目标达成分析报告,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新增学生主观评判和分析课程目标达成模块,强化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报告,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通过上述系列举措,教师的教学投入多了,学生的满意度高了。

(三)强质保,筑牢教学质量底线

修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办法》,创新质保理念,构建以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达成为目标的由管理决策系统、质量目标系统、质量标准系统、条件保障系统、过程执行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反馈改进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反馈与改进环节,打通“标准-监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以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牵头负责,以学校各部门(学院)为对象,以检查、评价、反馈和跟踪整改为内容的质量保障大循环和各部门(学院)自查、自纠、自省为特征的内部质量保障小循环。双循环质量保障闭环管理机制得以有效运行,教学质量管理“严起来”了。

五、改做法——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一)改内容,夯实课程目标达成根基


以“产出导向”理念为指引,对接市场需求,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设计,挖掘各知识模块所蕴涵的思政元素,明确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课程内容对行业前沿研究成果和教师个人研究成果的吸纳,提升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目前,2023版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改版,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更加有力,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塑造的完美统一。

(二)改教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打造探究性课堂

通过制定课堂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推行“课堂革命月”系列活动、开展优秀同行示范等举措,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转变课堂角色;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大力推行BOPPPS、5E、ADDIE、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将过去的单向课堂转变为双向课堂,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整体良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升。近三年,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524人次,发表各类科研论文214篇,获批专利121项。

(三)改考核,实现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转变

遵循“全面、多元”的学习考核评价理念,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完善表现性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增值评价,推进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改革,构建教与学的完整闭环;通过修改试卷模板,优化试卷审核流程和审核内容,确保考核方式、评分标准与课程目标挂钩;推行多元化考核方式,改变题型设计,强调专业能力和素养考核,实现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转变;上述举措有效改变教师“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状况,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为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奠定坚实基础。最近一次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对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的满意度均达到89%以上,对学科能力素养的自我评价与课程目标要求的匹配度明显提高。

六、强能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一)聚焦课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一是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多元评价监督体系,开展“教书育人卓越贡献奖”等评选活动,将师德师风作为学生评教的重要内容,多渠道监测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修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加大对师德失范行为教师的惩处力度。二是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携手雨课堂和超星等在线平台,开展常态化的信息化辅助教学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持续开展“课堂革命月”活动。将每年的4月和1定为“课堂革命活动月”,深入开展以打造“智慧课堂”为目标的教学示范活动,组织教学理念新颖、善于改革创新的老师开展经验分享,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四是以“四大”竞赛为抓手。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突出抓好各类教学竞赛的组织与培训,培养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近三年我校教师在省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43项,其中一等奖6项。

湖南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毛芳芳老师讲示范课

(二)强化引领,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一是强化教研激励机制。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纳入教师岗位考核、职称评聘体系,例如,单列教学型专业技术职称,突出教学改革与研究业绩,鼓励和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研究与实践;出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将教研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对高水平成果增计工作量,提升教师开展教研的积极性。二是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常规开展集体备课、磨课活动;加大项目申报指导,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竞赛、课题申报等专题培训会,引导和推动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三是构建教研共同体。学校倡导成立教师教育区域联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联盟学校实行教师“双向互聘”“共同教研”,我校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小学挂职担任副校长,中小学校长、名师担任我校客座教授、兼职教师,与衡阳市基础教育学校联合成立“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等教研共同体,合作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我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

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校内指导专家颁发证书


7.左崇良-第五届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教育科学学院左崇良博士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规划课题申报指导培训会

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李祖超教授做教育科学研究辅导报告


5.一等奖:2024年第四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陈瑾院长(右5)在南华大学被授予一等奖荣誉证书

陈瑾教授获湖南省第四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