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以思政培根、文化固本为基,通过校企政三元主体协同和深度融合,拓展实习、实训、实践三实路径,进而实现内容生产、技术应用、新媒体运营三大能力的培养,走出一条有鲜明特色的全媒体人才培养之路。
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2年,现设新闻、传播2个系,开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2009年新闻学获批湖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6年学校与凤凰卫视·凤凰教育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打造成为凤凰数字媒体特色专业;2020年广告学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招收第一批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学院现有省级青年骨干教师5人,入选“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项目”“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1人,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和青年项目5人,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人,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在人才培养上,坚持“思政培根”“文化固本”双轨并进,筑就学生良好的思政素养和扎实的文化根基。同时,始终坚守新闻传播学科的实践性特色,从主体、模块、能力三个维度,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一、思政培根: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品德修养基于教育、渗于仪式、延于实践、重于始终,学院始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置于首要地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
(一)思政融入日常:始于入校,延于毕业
一是通过入校教育、专业教育、毕业教育,将大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坚定学生人生方向;二是以社团活动、主题日活动、文体赛事等活动,将思政教育常态化,养成学生端正的品行;三是党史教育、党纪学习、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重要教育节点,培育学生红色情怀。思政教育之花校内培育,绽放于社会各个行业。
思政工作融入到学习生活中
毕业校友在各领域彰显价值
(二)思政融入课程:思政为核,赋能课程
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更能提升学科专业内核,强化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一是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思政类课程,强化学生思政修养;二是融思政元素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大纲编撰中提炼思政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思政元素,在课程实训中展示思政成果。汤劲教授主讲的《公益广告》获评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赵立敏教授在“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十)”中撰文《文化自信何以重要》,阅读量达到200多万人次,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学院组织大学生连续两届参加湖南新闻传播学会主办的“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征文竞赛活动”并获征文奖;学院党总支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教师党员的思政素养进一步提升。
(三)思政融入实践:躬身力行,认知升华
学院的思政教育工作还充分体现师生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找到真实的感受,再反馈到思想认知,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政修养。一是见习实习的开展,坚持到农村、到基层、到红色基地,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真实、感悟变化;二是“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给大学生鲜活的现场教育、情景教育和亲身实践;三是学科专业竞赛的组织,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创作优秀作品。如,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红色爱情永流传,最是理想动人心》(国家级二等奖)《品读湘籍革命烈士爱情故事,感悟信仰的力量》(省级一等奖)、《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罗帅精神》(省级二等奖);作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带你走进南岳忠烈祠》获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旅游综合技能大赛三等奖;《青年“音”如此》获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青春学习堂”短视频大赛二等奖。
二、文化固本,培育学生“博闻养智,鼎新求实”的成长观
学习新技术、拥抱新媒体并不意味着舍旧迎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学院遵循“博闻养智,鼎新求实”院训,始终坚持筑就学生宽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三家”思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念。
(一)开设文史类课程,厚实学生底蕴
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结合专家建议开设一定比例的文史类课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文学作品精读》《外国文学作品选读》《网络文化研究》等,开拓学生视野,强化学生底蕴,夯实学生基础。
(二)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深培育人根基
学院现有省级特色专业(新闻学)、省一流本科专业(广告学)、凤凰数媒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有省级课程7门、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7个。
省部级平台 | 省级课程 |
教育部 | 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 《新闻学概论》 | 精品课程 | 2009年 |
教育部 | 凤凰数媒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中心 | 《新闻摄像》 | 线下一流课程 | 2019年 |
湖南省 | 普通高校数字媒体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新闻评论》 |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020年 |
湖南省 | 普通高校校企合作才培养示范基地 | 《品牌策划》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020年 |
湖南省 | 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 《新闻采访》 | 线下一流课程 | 2021年 |
湖南省 | 普通高校优秀实习基地 | 《新闻编辑》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021年 |
湖南省 | 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 《公益广告》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2021年 |
衡阳市 | 区域文化与传播发展重点社科研究基地 | | | |
(三)培养学生“三家”思维,拓宽学生智域
一是强化新闻写作、文学创作、文案写作等训练,让学生养成“传媒工作者就是作家”的认知。
二是鼓励学生跳出新闻传播学科框架,以《学生“泛阅读”书目》为基础,广泛阅读,定期分享,强化学生“传媒工作者就是杂家”的观念。
学生假期阅读打卡征文活动
三是搭建校内外文化竞赛平台,如校园辩论大赛、文新知识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强化学生“传媒工作者就是实践家”观念。
三、实践强能,强化学生“与行业发展对接”的能力观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充分突出了校企政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从三主体、三模块、三能力三个维度,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2016年与凤凰卫视·凤凰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凤凰数字媒体特色班”;2016年与衡阳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运营“乐游衡阳”微信公众号。
(一)推进校企政深度融合,打造“3+3+3”全媒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加强校企政三元主体协同和深度融合,将各方教学资源与办学要素在时空范围内实现集聚,通过“三元对应三实(实习、实训、实战)”路径,实现了学校与行业对接、学生与传媒企业和真实项目对接。二是将新闻传播理论与融媒体环境、全媒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传媒企业、政府部门三方联动和政、产、学的良性循环与螺旋互动。最终实现依托三元主体协同、三实模块推进,进而实现三大能力(内容生产、技术应用、新媒体运营)培养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时间 | 合作单位 | 项目 |
2016-2024 | 凤凰卫视·凤凰教育 | 数字媒体特色班 |
2016-2021 | 衡阳市人民政府 | 乐游衡阳公众号 |
2018年度 | 珠晖区人民政府 | 珠晖旅游公众号 |
2018年度 | 珠晖区人民政府 | 珠晖商务公众号 |
2018年度 | 常宁牧野休闲农庄 | 旅游形象大使选拔 |
2019年度 | 湖南麦克斯传媒公司 | 旅游创意短视频大赛 |
2021年度 | 南岳区委宣传部 | 七夕创意策划 |
2021年度 | 衡东旅游服务中心 | 七彩衡东抖音号 |
2022年度 | 衡阳城市管理局 | 衡州城事公众号 |
2022年度 | 衡阳市委宣传部 | 部校合作 |
2022年度 | 学校宣传部 | 新闻工作室 |
2016-2024年间学院校企政合作项目
《光明日报》报道新闻与传播学院全媒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重实践、强应用,打造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结构和能力培养新体系
一是紧扣数字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对照新业态下业界对传媒人才的新要求,明确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内容生产、技术应用、新媒体运营三大核心能力概念。二是厘定全媒体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引进业界师资,引入数字技术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实现全媒体人才能采能写、能拍能摄、能编能剪、能设计、能运营的强实践、重应用型特色。
凤凰数媒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编撰
凤凰数媒教师授课场景
(三)实现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的高度契合,开创基于“三实”模块的仿真与实战化教学新路径
一是依托薪火传媒工作室、全媒体工作坊、专业课程实训、参赛视频制作、公益直播、线上教学、教学基地实训、实习平台与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的时空延伸。
二是借助校企校政合作平台实行真实项目的实战化教学,通过对传播生态的全面模拟和全链条实战训练,提升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和实践性,实现了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的精准匹配。
三是通过学科专业竞赛,磨砺专业能力,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近年来获得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省级以上的奖项100余项,其中国家二、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