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晚,由共青团衡阳师范学院委员会、衡阳师范学院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办的 “鸿雁新声,青春之歌”红色诗歌朗诵会在音乐楼演艺厅举行。副校长李玲玲,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唐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刘云宝出席。
朗诵会以十二个主题鲜明的节目串联起百年红色征程。文学院学子演绎的《薪火燃新梦》,将镜头对准学校前身湖南省立第三师范的峥嵘岁月,以教育救国、薪火相传的叙事叩击人心;《夏明翰的三封家书》让“誓为真理而献身”的赤胆忠魂跃然台上,三封家书、三重叩问,令观众潸然泪下。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以《与信仰对话》诠释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外国语学院《我的祖国》用多语种交织出新时代的赤子情怀;文学院以《红色潇湘,挺膺担当》勾勒出湖湘英烈的巍峨群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表演的《红色火种,青春褶皱里的诗行》,在时空交错中诉说革命青年的热血初心;数学与统计学院讲述了抗战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不朽》史诗,数学符号化为致敬先烈的密码。
市朗诵协会带来朗诵作品《照进大山深处的光》,以张桂梅式教育者的坚守诠释师者大爱。
“当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呐喊在耳畔响起,我仿佛触摸到了信仰的温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学生秦浩,参演《红色火种,青春褶皱里的诗行》后不禁感慨道,“用代码重现革命者书信,让我看见科技与热血共生的力量。”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这场朗诵会如“沉浸式党史课”,在声光交织中完成了一场与革命先烈的灵魂对话。
此次“鸿雁新声,青春之歌”红色诗歌朗诵会活动,是我校深化“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校内外合作,学校将衡阳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以文化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永恒生机,激励新时代青年学子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