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媒体衡师

【衡阳晚报】意象水彩新语境
文字:谭仕    编辑:徐罗月    来源:衡阳晚报 
加入时间:[2022-05-15]   阅读次数:[]

2022年5月15日 《衡阳晚报》 第4版

叶经文艺术简历 叶经文,1971年出生,教授,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水彩画学会副主席,湖南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5部;7次入选国家级各类展览;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课题2项,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学术论文十余篇在《文艺研究》《装饰》等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

中国名片 255cm×113cm 2021年6月

有字帖的静物 106cm×76cm 1995年6月

乡村初雪 76cm×53cm 2010年12月

曾国藩故居 106cm×76cm 2021年9月

瑶乡早市 106cm×76cm 2003年7月

■谭 仕

题 记

“写意”是迥异于西方的中国绘画艺术观。

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水彩画,必然要经历一场“写实”与“写意”的交融、碰撞。一批中国水彩画家摆脱西方水彩画写实传统的制约,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手法和造型方式的意象水彩。

叶经文正是意象水彩的代表人物之一。自1996年水彩作品《有字帖的静物》在全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中入展,他已7次问鼎国家级美展,并发表《从“意”与“象”到“意象”》的文艺理论研究。

叶经文既吸收中国水墨画的氧分,又吸纳油画的厚重质感,在融入特定的审美情趣之后,力求表达意象水彩新语境。意象水彩新语境从“意”的抒发来驾驭“形”,既有“灵、透、韵、秀”等水彩语言特质传承,更有“物融于心”的独特感受。这种“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外之象,散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意象水彩新语境:

吸纳地域特色的水气与灵气

艺术生成与发展需要空间来依托,必然有着某种特定的渊源。

叶经文1971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在有湖南特征的地域环境中成长。他与水彩画结缘,是一种自发的热爱,有着天然的契合。

湖南有山多水多的地理环境,山峦叠嶂,川流蜿蜒。湖南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雨季漫长。春夏季节潮湿且溽热,冬季寒冷而多湿,这种特定的自然地域环境带来的水气,非常适合水彩画创作,也给予湖南水彩画家特别的灵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叶经文的作品中,总能看到湖南的自然地域特征。湘北的渡船,湘西的农家小院,山坡的芦苇,渠江的余雪等等,在写意中呈现出一种水色浸润出的梦幻美,而这水色淋漓的氛围,妙趣天成的画面,正是一种经过审美情趣糅合之后的意象表达。

1993年,叶经文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学习,接受了著名水彩画家朱辉、殷保康、李朋林、李水成的教育。1995年加入湖南省水彩画研究会,又受到黄铁山、张举毅等老先生的教诲。这种专业教育进而为叶经文的水彩画创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朱辉等名师的推动下,湖南的高等院校水彩画教育蓬勃发展,为推动湖南成为水彩画大省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伴随湖南水彩画的兴起,叶经文在严格继承中力求创新。

状物言志、借景抒情。叶经文逐步追求从“物”到“心”的表现,追求意境之美。有了写意的精神支撑,有了灵魂和内在的“气”,他的水彩画总能赋予人文性与思想性的精神承载。

《身边的风景系列》是叶经文意象水彩的代表作。这些水彩的取材都是熟悉不过的鱼塘、菜地、民居等等。不刻意追求远方的诗意,而在身边找风景,这是思想的一种升华。而要将这种熟悉不过的场景表现具有艺术生命力,具象的方式也许显得平淡,抽象的方式也许显得空洞,而意象的表达方式最为贴切。

这种意象在画家的脑海中折射,再经过“水”与“彩”的表现,带来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引发无穷的遐想。如同蓦然回首,身边的风景原来如此美好。叶经文正擅长这种平中见奇,在平凡的物象中发掘事物内在的精神品质,借物抒情,以物言志,达到形神统一。

叶经文的意象水彩,不是单指再现的“客观物象”,也不是单指表现的“心灵世界”,它是客观物象和心灵世界的有机交融,是画家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提炼、集中升华的过程。诚如当代学者叶朗在美学著作《胸中之竹》中所提到:“意象”是情和景的内在统一,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内在统一,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意象水彩新语境:

融入中国水墨的用色与用笔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和“象”相契合而升华的过程,必定要有技法的具体支撑。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的专业水彩生,叶经文对水彩画技法的探究不遗余力。从湿画法、干画法、多层画法到做底画法、综合画法,他无所不试。最终,是中国水墨画总能赋予他种种灵感。

水墨画以水调墨,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化、画面诗情画意的描绘都离不开水。而水彩画追求“水味”,水是水彩画里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丰富着水彩画的艺术语言。“水”像根无形的线,连在水墨画与水彩画之间。

中国画重线条,水彩画重色彩。而在水彩画中能否融入恣意挥写的线条?叶经文通过不懈的探究,找到了巧妙的路径。例如,在他的水彩画作品中,树、山石、建筑都成为重要的艺术符号,而这些景物的画法,正是融入了中国山水画的线条表现方式。为了增强线条的质感,叶经文甚至多使用水墨画常用的毛笔,少用水彩画的圆头笔或扁笔。使用毛笔,让他能从形入神地表现线条的轻重缓急。

西方的水彩画不提倡使用黑色,而中国的水墨画主色就是黑色。能否在水彩画中巧妙地运用黑色,叶经文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在他的水彩画中,黑色的运用恰到好处。水彩画的群青、土红、赭石等矿物性颜色较易出现沉淀现象,反复多层的覆加还会使画面变灰变脏。叶经文通过巧妙使用,产生油画般厚重的效果,让水彩画的韵味不局限于清新。

叶经文这幅入选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瑶乡早市》,是他借鉴中国画偏爱青绿色彩运用的精彩之作。然而,中国画有天然的石青、石绿矿物质颜料,而水彩画颜料必须通过调配,才能出现类似中国画的石青、石绿色彩。但透明的特性,使水彩不易多次重叠与修改,必须准确果敢,概括而明朗,强调色彩的提炼,从大处入手逐步使其丰富,去芜存菁。

水彩画被誉为美术界的“轻音乐”,这种贴切的比喻既注明风格,也意味水彩画的尺寸一般都不会太大。而叶经文在意象水彩的创作中,最大的一幅作品,取材于中国高铁,尺寸达到了2.55米乘以1.11米,让人感受到:水彩画原来也可以如此大气。

技法上的创新,让叶经文的意象水彩不仅可以表现清新、透明、湿润、流畅、欢快的效果,也可以达到浑厚、粗犷、劲拔等扣人心弦的境界。他善于汲取其它画种的有关技法和多种风格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水彩画艺术。

结束语

时至今日,水彩画已成为与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并列的大画种。水彩画的发展正方兴未艾。

担任衡阳师院美术学院院长以来,叶经文为推动水彩画积极贡献力量。衡阳师院美术学院以工作室的模式,实行以创作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链”教学,培育一批水彩专业本科生。

近期,叶经文还以“青山不墨、绿水无弦”为主题,在雨母山艺术家部落举办水彩画个展。这批体现意象水彩新语境的作品,既紧扣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宏大背景,亦表达对“水”的深刻情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已专业从事水彩画创作近30年,叶经文对于意象水彩新语境的探索依然乐此不疲,力求精神内涵不断丰富。他的意象水彩在保留传统水彩语言的精髓中,对水彩审美情趣和技法运用不断创新;他力图发展“水”在水彩画语言的无限的可能,为水彩画的美好前景添砖加瓦。


新闻链接:http://epaper.hyqss.cn/hywb/html/2022-05/14/content_19744_6129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