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召开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春贤书记、周强省长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政府将出台贯彻实施意见,已提交大会讨论。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绩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制定落实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全省累计普通高校毕业生100.14万人,平均就业率达到80.76%,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政府统筹力度明显加大。目前,我省已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全力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行政管理机构和指导服务机构,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各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涉及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补助、就业引导、创业扶持、就业援助、市场建设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去年以来,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统筹力度,完善了政策体系,强化了部门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省里建立了省级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各市州建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以湖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龙头的无形市场与各高校校园市场、各市州区域市场互联互通,初步建成了集供需见面、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服务范围,设立了专项资金和专门服务窗口。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基地,目前全省已有毕业生就业基地2.4万个、培训基地900余个、实习基地1230个以及一批见习基地。同时,我省还建立健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省内协作和省际合作机制以及涉外人才培养培训输出机制,通过省际合作机制直接向合作省市成功推荐毕业生4.2万余人。
三是基层就业导向进一步强化。出台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在社会保障、助学贷款代偿、工资晋级、研究生入学考试加分、各类招考优先录用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调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等项目,选拔了万余名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启动了面向基层就业的小学师资培养专项计划,为农村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的乡镇以下小学免费定向培养专科层次师资5170人;举办了“基层大有作为”主题巡回宣讲活动,组织评选和表彰了20位首届“湖南省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各高校还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就业创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愿意去基层发展,如去年全省选拔1500名毕业生到村任职,报名人数达到了5.8万人。与此同时,各地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益阳市每年选录300名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到县(市、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任职;浏阳市给到浏阳工作的非浏阳籍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分别发给安家费1万元、5000元;醴陵市引进博士、硕士和急需的优秀本科生,除用人单位分别给予8万、5万、1万元的安家费之外,市政府还分别补助4万、2万、3000元。
四是创业教育实践逐步推进。早在2002年,我省下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提出4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省政府又下发了《关于湖南省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收费优惠办法》,进一步明确和增加了优惠项目和额度,并为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体经营开通了“绿色通道”。近五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体经营者达2.5万余人,免收各项费用2500余万元。各地各高校也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长沙市出台了《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支持毕业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贷款1200多万元;中南大学通过主题化活动、基地化依托、网络化促进、项目化资助、多样化激励、社会化实践、规范化培训、专业化辅导,广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全校1万余名学生接受创业通识教育,1000多人接受创业技能培训,100多人创业并取得良好效果。
回顾五年工作,我们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分工合作,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所在;开拓市场、收集信息、搞好服务,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市场建设、队伍建设,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协调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条件。这些经验是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做好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大学生成长与成才,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牵动着千家万户。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形势,积极采取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是要全面理解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的新要求。元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这是国务院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决定的。一方面,大学生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希望所在,能否顺利就业,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科专业设置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和选择,一所高校,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如果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就不了业,高等教育就会失去社会的支持,就会失去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意义尤其重大。
二是要积极应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挑战。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来自经济形势、就业总量和结构调整等诸多挑战,形势异常严峻。从就业总量来看,未来几年,预计我省城镇每年将有近100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仅60万人,年度供求缺口在40万左右;企业关闭破产、完成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有近100万人需要分流安置;农村有1000万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还要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军队退役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我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从高校毕业生人数来看,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11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占城镇新增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我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达到28.5万人,加上外省回湘就业毕业生1万人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6.7万人,2009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预计超过36万人,比上年实际就业毕业生人数增加13.6万人,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从高校毕业生的供需结构来看,“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现象同时存在,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观念、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就业市场需要,毕业生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地域结构极不平衡。从全球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来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有见底的迹象,我省经济下行已成定局,其直接影响就是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新增就业岗位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从去年12月底对各市州调度的情况看,全省有2773家规模以上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超过规模企业总数的26%;出省农民工大量返乡,2009年春节前我省跨省转移就业人员中已有30%(约280万人)回流。这在一定程度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据统计,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11月份以来,超过60%的用人单位取消了原定的到校招聘计划,来校招聘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了50%。截至1月5日,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不足20%。与上年同期相比,签约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甚至出现了零签约现象。
三是要充分认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机遇。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机遇。首先,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看望高校毕业生,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均将“促就业”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春贤书记、周强省长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前还到高校考察毕业生就业情况。其次,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对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更大需求。2008年,我省克服年初冰灾带来的重重困难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年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速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还在于省委省政府推进实施的“一化三基”战略。推进“一化三基”,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目前,我省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人才相当紧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几家企业,曾联合组织招聘会,拿出4000多个岗位进行招聘,最后仅招聘到300多人。再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去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联合出台了“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制度,预计可以减轻企业负担2000亿元,稳定上千万个就业岗位。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化,用人制度的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就业领域不断拓宽,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
三、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项重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文件精神,春贤书记、周强省长明确指示要尽快制定出台一个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这次会议提交的讨论稿,省政府办公厅已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请大家认真讨论,修改完善后下发。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点。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以及沿海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牢固树立“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理念,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良性互动。要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尤其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且有市场需求的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建筑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在经营范围、从业条件、融资渠道、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更宽松的政策扶持,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把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是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不是包袱,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一个地方高校毕业生数量多,表明其拥有的人力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具备更多的有利条件。据统计,我国1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6.6%,我省比率更低,仅占3.8%,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1998年就达到了26%。目前,我省的高校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特别是城乡基层急需人才。据统计,过去五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出省就业的比例平均为48%,省外生源仅为23%,出省就业人数是省外生源数的两倍以上,其中到广东就业的占出省就业人数的49%,而广东省生源仅占我省毕业生总数的2%;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中54%在长沙,而到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就业的仅占3%。出省就业规模偏大,到基层和湘西地区就业人数明显偏少,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题,也有经费和社会服务问题,最关键的还是机制和待遇问题。城乡基层特别是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方面急缺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不愿去,去了又留不住,将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兴业之本,越是就业形势困难时期,越是吸纳人才的大好时机,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用足、用活、用好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考研与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补贴、户档迁转、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增强基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引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少的市州,要尽快拿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本地就业的具体措施。
三是要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尤其是各高校,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要按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求,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加快建设速度,确保省级毕业生就业综合服务常设市场今年投入使用,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要以校园市场为主体,以区域性、行业性、学校间协作市场为补充,全力构建省、市、学校三级贯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推进毕业生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互通互联、资源共享。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反馈和监管制度。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帮扶,省政府将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做好这项工作,各高校也要尽快设立专项资金,在毕业生离校前给予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推荐和帮扶,确保绝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单位。要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和临时救助,把他们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范围,积极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系列服务,促进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就业。要加强就业市场监管,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秩序。
四是要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质量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要把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办学的第一要务,根据就业市场变化,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积极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引导和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全面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和化解就业恐慌心理,绝不能因毕业生就业问题引发不稳定事端。要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评估体系,把就业状况作为本科高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五是要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毕业生学历层次高,具备专业知识,具有创业优势。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为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积极为他们创业提供条件。从2009年起,省政府将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兴办企业、申请小额贷款担保,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建立绿色通道,减免有关税费,并提供资金支持;对毕业生自主创办企业的,其研究与开发的科技项目要优先给予研发经费支持;对以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各级政府所属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机构和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免费提供人事和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成为创业者。
四、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抓紧研究制定和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措施与办法。教育部门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思想教育和推荐服务工作,帮助更多的毕业生在离校前找到毕业去向;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在资金使用、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建立健全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发布、就业形势预测等制度,积极做好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及其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民政等部门要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站、点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等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因病等原因短期内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临时救助;财政部门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将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大学生创业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各类政策优惠补贴资金足额到位;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发改、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省政府将在适当时候对各市州政府、省直有关部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和我省《实施意见》情况进行督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的,全省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同志们,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
what is vivitrol
link mechanism of action of naltrexone
文字:通信员